警惕潜伏的“寂静杀手”——骨质疏松症!
时间:2019-10-27 16:57:42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1341
骨健康是活力的象征。随着人口老龄化,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被忽视的公众健康问题,且没有得到大众的关注。
骨质疏松,这是一种静悄悄的疾病,在未察觉中发生、发展着直至发生骨折。
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,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,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,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,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。在多数骨质疏松中,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。以骨骼疼痛、易于骨折为特征。
骨质疏松分为两类: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。
1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二型老年性骨病。一型是由于雌激素的缺乏所导致。二型是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,但是女性的发病率仍旧是男性的发病率二倍以上。
2、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则多见继发于其它疾病,如性腺功能的减退症,甲状腺功能亢进、糖尿病、尿毒症等疾病。
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的原因和年龄、性别、遗传、种族都有明显的相关性,另外,还与内分泌的因素、机械性因素如运动、日光照以及其他疾病和药物等因素有关系,吸烟、酗酒等也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。
其中内分泌因素常见于绝经后的妇女,雌激素水平下降、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增高、降钙素水平降低等,都可以导致骨质疏松。
缺少日晒、粗粮及谷类食物、运动是导致年轻人骨质疏松的三大原因。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,越来越多的人上下班以车代步、晒太阳少,运动更少,吃的食物也以快餐为主。这些都是加速骨骼老化,使骨质疏松提前到来的重要因素。
早期骨质疏松症患者并无临床症状,不会有任何不适感,严重时,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:
1、疼痛,身高缩短、驼背,骨折。常见的部位腰背部,肋部,髋部,胸背部严重畸形时,全身各处均痛。
2、椎体楔形变形压缩。严重时,整个脊柱可缩短10-15厘米。脊椎前屈和后凸呈驼背畸形。
3、骨折好发部位:胸腰部,髋部,股骨颈,桡骨远端,女性多发生在绝经后5-8年。
4、骨松性骨折发生的特点:在扭转身体,持物,室内日常活动,跌倒等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。
高风险人群有
久坐,缺乏运动
抽烟、酗酒
偏食,营养不均
缺少日晒
体重过轻
疾病、药物因素
遗传因素影响
新侨乡体检提醒:年龄、性别、遗传因素无法改变,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道路上,我们也就只能靠改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了。
预防骨质疏松从娃娃抓起~
1、从儿童青少年就开始,做饭合理饮食,多食奶类及奶制品,富含钙的食物,除奶制品以外,还有虾类、芝麻酱、绿叶蔬菜等
2、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,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。
3、禁烟酒,少喝含糖饮料、碳酸饮料、浓咖啡、浓茶等。
4、补充维生素D,通过内源性来源——晒太阳由人体皮肤来产生。
5、多参加户外活动,坚持体育锻炼,可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。
6、女性绝经期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虽然我们尽量防患于未然,但是真的发生了也不要害怕~请继续往下看~
以下措施可以帮到你~
1、运动
适量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,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,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尽可能的多活动。
2、营养
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,包括足量的钙、维生素D、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。从儿童时期起,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,以提高骨峰值。
3、药物治疗
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,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、降钙素、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、二磷酸盐、维生素D和钙等。
对于接受治疗的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症的患者,建议每1~2年复查一次骨密度。
最后再偷偷告诉你们一个误区~
骨质疏松不仅仅是缺钙,骨质疏松的原因包括:体重过低、性激素低下、吸烟过度、饮酒过度、喝咖啡和碳酸饮料、体力活动缺乏、饮食中钙和维生素缺乏、年老、妇女绝经后雌激素匮乏等等。钙缺乏只是诸多原因之一,单纯补钙不足以预防骨质疏松。
但是年老、妇女绝经后雌激素匮乏导致的骨质疏松是生物衰老的自然表现,目前医学针对此两项原因导致的骨质疏松,仅可起到延缓作用,达不到逆转骨质疏松的效果。